English
繁體
简体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Our Mission
Our Story
Leadership
Annual Reports
Harbor Connect
Our Work
Our Work
Dialogue
Education
Culture
Global Goals
The Forum
The Forum
Community
Community
Alumni
Partners
Events
Perspectives
Perspectives
China-US Focus
The China Current
Feature Films
Research Publications
News
News
CUSEF News
Press Release
Get Involved
English
繁體
简体
2025-01-22
美中經濟學家對話
2010年,第二屆中美經濟學家對話會在北京的頤和園舉行。
2010年,中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出席第二屆中美經濟學家頤和園對話會。
2011年,第三屆中美經濟學家頤和園對話會在北京舉行。
2011年,第三屆中美經濟學家頤和園對話會在北京舉行。
2013年,基金會發佈與CSIS聯合出版的《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十年》研究報告項目。亨利·基辛格 博士在紐約發佈會上發言。
2013年,基金會發佈與CSIS聯合出版的《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十年》研究報告項目。基金會主席董建華在紐約發佈會上致辭。
2013年,基金會發佈與CSIS聯合出版的《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十年》研究報告項目。 芝加哥市長拉姆·伊曼紐爾在芝加哥發佈會上發言。
2016年3月,基金會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合作,舉辦了題為「中國的新經濟計劃:對中國、亞洲及全球經濟的啟示」的論壇。前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教授(右二) 與Roger Leeds教授(右)、謝安敏女士(左)及Carla Hills女士(左二)出席小組座談。
2016年3月,基金會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合作,舉辦了題為「中國的新經濟計劃:對中國、亞洲及全球經濟的啟示」的論壇。前中國 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劉明康出席論壇並發表其對中國新經濟發展的看法。
2014年,基金會副主席馮國經(左)主持「中美經濟展望- 邁向更深層次的互惠合作」的論壇。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出席論壇「中美經濟展望- 邁向更深層次的互惠合作」並發言。
2014年,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彭思出席論壇「中美經濟展望- 邁向更深層次的互惠合作」,並發表其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2017年3月13-14日,基金會與東西方研究所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在北京聯合舉辦「中美基礎設施合作研討會」。
2017年3月13-14日,基金會與東西方研究所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在北京聯合舉辦「中美基礎設施合作研討會」。
Filter by
哥倫比亞大學SIPA交流項目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美中論壇
非裔美國學生中國交流項目
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學院
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學院交流項目
高層對話
青年・未來計劃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交流項目
蒙大拿州博卡斯研究所交流項目
Filter by
哥倫比亞大學SIPA交流項目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美中論壇
非裔美國學生中國交流項目
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學院
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學院交流項目
高層對話
青年・未來計劃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交流項目
蒙大拿州博卡斯研究所交流項目
Read next
×
Join our mission
Stay up-to-date on the latest stories and opportunities from CUSEF programs.
Subscribe
Already a subscriber?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More about our work
Our Story
We support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as a whole by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solutions that advance the common good.
Explore more
Four Ways We Work
We initiate and maintain trust-building measures through innovative programs, events, and conferences.
Explore more
Our Alumni
We are known for facilitating exchanges for students and faculty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institutions. Over 2,000 U.S. students have experienced this program.
Expl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