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主席,
白茜芙大使,
博卡斯大使,
很高興與來自中國和海外的各位尊貴嘉賓齊聚香港,共同出席第六屆香港中美論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非常榮幸與中美交流基金會合作主辦本次論壇。這一合作體現了我們共同致力於深化相互理解、增進民間紐帶、促進兩國之間建設性對話的決心。
我也要藉此機會,向中美交流基金會創始主席董建華先生致以衷心的敬意。他的遠見卓識、堅定不移的奉獻和不懈努力,使這一論壇成為中美交往的頂級平台。我們深深感激他的開拓精神和持久支持。
中美關係無疑是世界上最重要、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雙邊關係。要討論這一關係,我們必須首先回答一個根本性、統領性的問題:我們是對手,還是伙伴?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如果把對方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最重大地緣政治挑戰和步步緊逼的威脅,必然導致錯誤的政策、採取錯誤的行動、產生錯誤的結果。
好消息是,兩國最高領導人在10月的最近一次峰會中重申,中國和美國是伙伴。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始時明確表示:「中國和美國應該做伙伴、做朋友。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也是現實需要的。」「中美兩國可以共同肩負大國責任,攜手為兩國和世界辦成更多大事、實事。」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特朗普總統也明確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兩國攜手,可以為世界辦成許多大事,並擁有多年的成功。
兩位國家元首已為雙邊關係定下基調。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將他們的戰略決策轉化為具體行動。答案在於三個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相互尊重是伙伴關係的基本要求。過去幾年,「從實力地位出發對待中國」成為某些美國政客的口頭禪。這種居高臨下的表述,非但無助於共同構建伙伴關係,反而破壞平等建設性對話的氛圍。任何單方面威脅與制裁都將不可避免地引發互相報復的惡性循環。相反,基於平等與相互尊重的對話與談判,能夠產生兩國人民乃至全世界所歡迎的積極成果——這一點已在近幾個月反覆得到印證。
和平是中國人民、美國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中國曾歷經百年殖民與外敵入侵,那段痛苦記憶仍縈繞在國人心中。因此,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更深刻懂得和平與國防的至關重要。強大軍力旨在捍衛中國領土、震懾潛在敵人、確保中華民族永續和平。正如習近平主席近日與特朗普總統會晤時所言,中國無意挑戰或取代任何一方。特朗普總統也在接受CBS採訪時表示,美國可以通過與中國合作變得更大、更好、更強。因此,和平共處是兩國領導人與兩國人民的重大共識。我們應持續鞏固這一攸關兩國人民福祉的共同基礎。
合作共贏是可持續關係的基石。中美兩國從雙邊貿易與相互投資中收穫了巨大紅利。由美國企業發起、中國企業賦能的全球供應鏈,為世界帶來更高生產率與更低成本,進而激活全球市場。總體而言,這一鏈條上的每位參與者皆為贏家。當然,隨着市場與地緣形勢不斷變化,新問題亦會浮現。關鍵在於高瞻遠矚,認清合作的長遠利益。不到一個月前,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建議》,勾勒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行動路線圖。中國的開放與合作將在廣度與深度上邁上新台階。儘管面臨外部壓力與保護主義抬頭,中國仍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制度性開放。這也將為中美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女士們、先生們,
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絕非空洞宏論。其價值早在百餘年前,便在一座名為鼓嶺的小山上得到生動彰顯。那時,福州城內約有三千名外國商人、外交官與傳教士,他們在鼓嶺上蓋了避暑山莊,與當地村民和睦共處。外僑將郵局、學校、診所等設施向村民敞開,村民則助其建屋、共御颱風和山體滑坡。今日漫步鼓嶺老街,仍可見一口老井,井欄刻有「外國、本地公眾水井」字樣。
外僑尊崇本地風俗,村民亦以包容之心接納新事物。顧及村民傳統上忌諱男女在公開場合肢體接觸,外僑改建兩座泳池,分設男女;村民則習嘗西餐,部分人皈依基督。傳教團領袖與鼓嶺佛寺名僧結為摯友,其合影至今懸於山間博物館。
鼓嶺的和諧歲月,為每一位親歷者留下美好記憶。童年在此與中國玩伴嬉戲的米爾頓·加德納先生,臨終前仍喃喃念着「鼓嶺」。後在其夫人伊利沙伯來華之際,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主席鼎力相助,使她重返鼓嶺,與米爾頓的九位童年好友重逢。隨後,部分居民及其後裔組建「鼓嶺之友」團體,守護這份跨越世紀的友誼。2023年,他們致信習近平,分享與鼓嶺的深厚情緣。習近平覆信指出:「你們的故事再次表明,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語言的差異,結下深厚友誼。」
2024年,逾五百名中美青年齊聚福州,掀開「鼓嶺緣·2024中美青年交流周」序幕。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寫道:「我很高興看到中美兩國各界青年相聚福州,重溫鼓嶺故事、傳承鼓嶺情緣、增進兩國人民交流與理解。」
鼓嶺之情,薪火相傳。得益於習近平主席倡議,過去兩年逾三萬名美國青年訪華。「美麗」「友好」「受歡迎」「酷」「驚艷」——這些成為他們描述中國之行的高頻詞。一位「童聲合唱團」成員動情地說:「我們締結的點滴聯結,必將匯聚成宏大篇章。不管外界如何,我會永遠銘記在中國的所有關係,結下的友誼將永存心底。」
民心相通,乃友誼長青之起點。這一精神正於地方合作的蓬勃生長中熠熠生輝。
僅一個月前,由我會主辦的第七屆中美友城大會在杭州舉行,匯聚美國28州36縣市逾180位代表,與中國26省區市代表共襄盛舉。面對華盛頓逆風,多位美國地方領袖表達了擴大與華省地合作的堅定決心。
「彼此需要,相互貿易,共同受益。越多人看到這份關係帶來的福祉與機遇,越會明白這正是我們應鼓勵而非阻遏之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郡長馬克·埃爾里奇如是說。
俄勒岡州參議院議長羅布·瓦格納表示:「當下全球挑戰——從氣候變遷到經濟不確定性——亟需各級別對話、交流與合作,此次會議凸顯地方層面外交之重要。」
習近平主席2023年三藩市演講中指出:「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拉緊人民的紐帶、增進人心的溝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來為中美關係鼓與呼。我們要為人民交往搭建更多橋樑,鋪設更多道路。」本論壇正是兩國人民交流思想、建言獻策之橋與路。橋路尚崎嶇,完善需並肩攜手。
香港有經典名曲《獅子山下》,其中幾句我尤其喜愛:
人生不免崎嶇
難以絕無掛慮
既是同舟
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這也是我對在座尊貴嘉賓的期許。讓我們攜手並肩,為中美關係做些實事,讓兩國人民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