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
简体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Our Mission
Our Story
Leadership
Annual Reports
Harbor Connect
Our Work
Our Work
Dialogue
Education
Culture
Global Goals
The Forum
The Forum
Community
Community
Alumni
Partners
Events
Perspectives
Perspectives
China-US Focus
The China Current
Feature Films
Research Publications
News
News
CUSEF News
Press Release
Get Involved
English
繁體
简体
Dialogue
Education
Culture
Global Goals
Education
More in this section
Education
年度峰会
高层对话
二轨研讨会
交流访问项目
传统黑人大学(HBCUs)校长访问交流项目
蒙大拿州博卡斯研究所交流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SIPA交流项目
乔治城大学交流项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交流项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交流项目
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学院交流项目
非裔美国学生中国交流项目
访学项目
青年・未来计划
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
美中论坛
全球青年中国论坛
文化
全球动议
Education
年度峰会
高层对话
二轨研讨会
交流访问项目
传统黑人大学(HBCUs)校长访问交流项目
蒙大拿州博卡斯研究所交流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SIPA交流项目
乔治城大学交流项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交流项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交流项目
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学院交流项目
非裔美国学生中国交流项目
访学项目
青年・未来计划
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
美中论坛
全球青年中国论坛
文化
全球动议
美中论坛
一年一度的美中论坛由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与多所美国顶尖大学院校在美国联合主办。每一年,论坛邀请中美两国意见领袖和专家共同探讨两国及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
美中论坛
创立于2015年,一年一度的美中论坛由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与多所美国顶尖大学院校在美国联合主办。每一年,论坛邀请中美两国意见领袖和专家共同探讨两国及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
Recent News
邓希炜教授访问奥克拉荷马大学
04-19
中美交流基金会于2023年4月17日,邀请到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邓希炜到奥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并就全球化发表主题演讲。
中美论坛:与邵育群博士讨论
04-1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长,美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邵育群博士,应中美交流基金会邀请出席论坛。
美中论坛:应对气候与能源挑战
11-10
基金会与芝加哥大学及北京大学于2022年10月12日至11月5日合作举行了以“应对气候与能源挑战”为核心主题的论坛。
美中论坛:应对气候与能源挑战
11-10
芝加哥大学与北京大学于2022年10月12日至11月5日合作举行了以“应对气候与能源挑战”为核心主题的论坛。
美中论坛:解决不平等和促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
11-20
论坛与会者讨论了解决贫困、健康和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的各种方法。
美中论坛:艺术
02-06
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艺术家、学者和领导者将聚集在一起,围绕全球时代的艺术实践、语言和意义进行系列讨论和辩论。
美中论坛 - 中国新经济计划:对中国、亚洲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03-30
该论坛聚焦于两国的经济问题,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倡议。
首届美中论坛
05-25
今年的论坛集中讨论了气候变化挑战和美中关系。
图集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Show more
×
×
More about our work
Our Story
We support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as a whole by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solutions that advance the common good.
Explore more
Four Ways We Work
We initiate and maintain trust-building measures through innovative programs, events, and conferences.
Explore more
Our Alumni
We are known for facilitating exchanges for students and faculty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institutions. Over 2,000 U.S. students have experienced this program.
Explore more